墨胸胡蜂的简介,属于常见的大型胡蜂 墨胸胡蜂蜇人处理

墨胸胡蜂又被称为黄脚胡蜂,头部与胸部的颜色为黑色,腹部则为黑色至暗棕色,各脚前半段的颜色均为黄色,或黄白色,分布在中国、朝鲜半岛、日本、印度尼西亚、巴基斯坦等地,属于一种常见的大型胡峰。

它的蜂群由雌蜂、雄蜂与职蜂组成,其中,雌蜂主要负责产卵,雄蜂负责与雌蜂交尾,而职蜂则负责群体内的劳作,具有社会性、杂食性、营巢性等特点,平日主要以蝶、蛾等鳞翅目为食。

一、墨胸胡蜂的简介

1、蜂种论述

墨胸胡蜂别称黄脚胡蜂、黄脚虎头蜂、赤尾虎头蜂等,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、节肢动物门、昆虫纲、膜翅目、胡蜂科、胡蜂属昆虫,典型特征是各脚前半段呈黄色或黄白色。

2、形态特征

墨胸胡蜂是常见的一种大型胡蜂,典型特征是头部和胸部黑色,腹部黑色至暗棕色,各脚前半段均为黄色或黄白色,体长因蜂型(雌蜂、雄蜂、职蜂)不同而不同,其中雌蜂长约为28-32毫米,雄蜂长约为22-26毫米,工蜂(职蜂)长约为20-28毫米。

3、分布范围

墨胸胡蜂是东洋界(生物地理分布区)、古北界共有物种,分布范围包括中国、朝鲜半岛、日本、印度尼西亚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尼泊尔、阿富汗、欧洲等地,我国浙江、四川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、台湾等地普遍都有分布。

4、生活习性

(1)社会性:墨胸胡蜂是社会性昆虫,蜂群由雌蜂、雄蜂、职蜂三蜂型组成,其中雌蜂主要负责产卵,雄蜂负责与雌蜂交尾且交尾后很快就死亡,职蜂负责群体内几乎所有的劳作。

(2)杂食性:墨胸胡蜂是杂食性昆虫,主要以蝶、蛾等鳞翅目为食,亦采食植物分泌的含糖液体和成熟的果实,觅食范围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,在食物匮乏时常集中捕猎其他蜂类。

(3)营巢性:墨胸胡蜂是营巢性昆虫,用咀嚼干燥木材形成的木浆在树上或土崖下筑巢,蜂巢外形近圆形或梨形且外表有虎皮状花纹,内部呈多层圆盘状,巢盘上密布六面体巢房。

5、越冬方式

(1)交尾:秋季是墨胸胡蜂最终一个繁殖季节,蜂群会利用这个时期培育出大量的雌蜂,雌蜂在冬季到来之前与雄蜂交尾,其中雄蜂与雌蜂交尾后很快便会死亡,而雌蜂则会把精子储存在受精囊中,同时还会储存大量的能量以备越冬。

(2)越冬:墨胸胡蜂越冬方式与蜜蜂截然不同,蜜蜂是采用整个蜂群结团的技巧越冬,而墨胸胡蜂则是雌蜂单独结团越冬,冬季来临时受精雌蜂会纷纷离巢并在石洞、墙缝、草堆等处抱团越冬,温度越低雌蜂抱团就越紧,反之越松散。

(3)繁殖:春季气温高于7℃时雌蜂散团并各自寻找筑巢场所,此时修筑蜂巢、获取食物、哺育幼虫等职业都由雌蜂承担,第一代蜂羽化后雌蜂专门负责产卵,第二代蜂少数个体能与雄蜂交尾并产卵,接着越冬雌蜂便被新雌蜂交替了。

二、墨胸胡蜂有没有毒

1、墨胸胡蜂有毒且毒性很强。它是危险的剧毒蜂类,其毒液对人体的危害有两个方面,其一是毒液本身的致溶血、出血和神经毒等影响可损害心肌、肾脏及神经体系,其二是毒液中富含的蜂毒肽、透明质酸酶等过敏原可引发程度不同的过敏反应。

2、墨胸胡蜂是危险的大型胡蜂,被黄脚虎头蜂蛰伤轻者被蛰处将出现剧烈的疼痛,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衰竭、过敏性休克甚至致人死亡,因此在民间他们也被称作杀人蜂、人头蜂等,但墨胸胡蜂的攻击性并不算强,只要不侵犯到蜂巢非常少主动攻击人类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