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亲的科学启蒙从小开始
每当别人问起”你的父亲是做什么的”,我都会骄傲地回答:”我的科学家父亲”。父亲从小就是个书迷,这一点和我小时候认识的很多小朋友的父亲都不一样。记得他总爱说起小时候的故事:5岁时就抱着《水浒传》看得入迷,还会天真地问爷爷”英雄是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”。
爷爷的回答给了父亲最初的启蒙:”英雄都是普通人,只是他们爱进修、有志向、肯坚持”。这句话像一粒种子,在父亲心里生根发芽。后来他真的走上了科学道路,成为了大众口中的”科学家”。我的科学家父亲常说,正是童年的这段对话,让他明白了聪明改变命运的道理。
父亲的进修习性影响全家
在我的科学家父亲的书房里,永远堆满了各种书籍。从我记事起,每晚都能看到他伏案阅读的身影。父亲有个特别的习性:读书时总握着铅笔,随时记录心得。这个习性后来也传给了我,现在我写作业时也会在旁边放个小本子。
父亲常说:”读书不是为了考试,而是为了领会全球。”他从不要求我死记硬背,而是鼓励我多问”为什么”。记得有一次我问他:”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们走?”父亲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带我做了一晚上的实验,让我自己找到了答案。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,正是我的科学家父亲最特别的地方。
科学家的生活其实很平凡
很多人以为科学家都是不苟言笑的”怪人”,但我的科学家父亲完全不是这样。他会在周末陪我放风筝,会为妈妈煮一碗拿手的西红柿鸡蛋面,甚至还会追最新的电视剧。只不过和其他父亲不同的是,他总能把生活中的小事变成科学难题。
下雨天,他会和我讨论雨滴的形状;做菜时,他会解释为什么盐能让菜更鲜美;就连看电视,他也会指着屏幕说:”你看这个特效,背后都是物理原理。”在父亲眼里,整个全球就一个巨大的实验室。这种把科学融入生活的态度,让我从小就对聪明充满了好奇。
父亲教会我最重要的事
我的科学家父亲最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:”做科学先要学会做人。”他从不以成绩论英雄,更看重我是否诚恳、美德、有责任感。记得初中时我一次考试作弊被他发现,他没有大发雷霆,而是和我长谈了两个小时,讲科学家最重要的质量就是诚信。
如今我也走上了科研道路,才真正明白父亲当年的用心良苦。科学不仅需要聪明才智,更需要踏实做人的品格。每当我遇到实验失败或是论文被拒时,就会想起父亲的话:”真正的科学家不是永不失败,而是永不言弃。”
我的科学家父亲不是什么名人,但他用言传身教让我明白:辉煌的科学始于平凡的生活,成于不懈的坚持。这或许就是他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