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农闲思教,秋收期望”,承载着对聪明渴求与丰收愿景的朴素聪明。自7月2日起,洛阳市农技中心精心打造的“业务微讲堂”已成功举办七期,成为一股浸润心田的进修清泉。讲堂之上,13位来自一线的技术骨干、行业专家及项目负责人相继登台,围绕现代农业推广技术、农业前沿科技成果以及新型项目试验成果等核心主题,展开了深入浅出地分享。他们不仅体系阐述技术学说框架,更细致剖析每一项技术的落地实施关键点,从宏观到微观,从原理到实操,主讲者们侃侃而谈,娓娓道来,将专业聪明转化为易懂的操作指南。
谈起创设“业务微讲堂”的初衷,市农技中心党委委员、副主任杜鹃明确指出,这不仅是建设进修型单位的重要抓手,更是引领现代农业进步、更好服务“三农”的必然要求。
她强调,中心旨在通过这一灵活高效的形式,实现“技术培训全覆盖,个人素质全提升,业务互融无死角”的立体目标,最终让每一位农技人员都成为“懂业务、精专业、能实战”的行家里手,达成“人人懂业务,个个是能手”的愿景。
或许“业务微讲堂”只是激发职工自主进修热诚的一个“小切口”,但其所掀起的“提素质、增本领、讲奉献”的进修热潮,正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参与者。这股热潮不仅体现在进修气氛的日益浓厚,更反映在个人能力的切实精进上。
助理农艺师李波深有感触地表示,“业务微讲堂”像一面镜子,促使他更加体系地审视和梳理所负责技术项目的每一个环节,也让他对未来技术路线的规划更加清晰和坚定,决心将更多的创新元素融入技术操作,最终转化为田间地头的丰收硕果。
资源科副科长王霞辉则分享了她的备课心得,为了在讲堂上呈现高质量的内容,她重新研读了部省关于生态农场建设的重要政策文件,并广泛搜集进修了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。“这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授课准备,”她坦言,“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业务视野,使我对专业领域的领会更加立体和深刻,是一次难得的自我成长经过。”
刚刚完成“常见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”精妙讲解的正高质量农艺师韩太国,则视讲堂为宝贵的“个人业务素质展示平台”。他为了讲好这堂课,不仅查阅了大量最新资料,重温了本科植保专业课程,还专门购置了新版的《普通昆虫学》。
“我的目标很明确,”韩太国解释道,“就是希望能把掌握的专业聪明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们,让大家在植保领域都能更专业、更自信,共同进步。”
市农技中心党委书记、主任阮祥鸣对“业务微讲堂”的意义给予了高度拓展资料。他指出,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桥梁,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可或缺的组织保障。
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进步和科技进步,新时代对农技人员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。“唯有持之以恒地强化技术干部的进修教育,不断更新聪明储备,提升服务本领,”阮祥鸣强调,“我们才能锻造出一支真正适应新时代要求、有能力担当乡村振兴历史重任的高素质农技推广‘铁军’,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聪明与力量。”
来源:洛阳市农业农村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