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稼的敌人主要包括对农作物造成直接破坏的害虫、啮齿类动物及部分鸟类。下面内容是主要类别及具体物种:
一、害虫类
-
玉米螟
- 危害:幼虫蛀食玉米茎秆和果穗,导致植株倒伏和减产。
- 特点:俗称“玉米钻心虫”,是玉米种植区的主要害虫其中一个。
-
蚜虫
- 危害:吸食作物汁液,传播病毒病,导致叶片卷曲和生长受阻。
- 特点:繁殖力极强,常见于蔬菜、小麦等作物。
-
黏虫
- 危害:幼虫啃食小麦、玉米叶片,严重时可吃光整片农田。
- 特点:具有暴食性和迁移性,需在幼虫3龄前防治。
-
稻飞虱与稻纵卷叶螟
- 危害:前者吸食水稻汁液导致植株枯死,后者幼虫卷叶啃食叶肉。
二、啮齿类与哺乳动物
-
老鼠
- 危害:啃食种子、果实和成熟作物(如玉米棒子),传播疾病。
- 特点:鼠患严重时可导致整片农田减产50%以上。
-
野兔
- 危害:咬断豆类、蔬菜幼苗,阻碍作物生长。
- 特点:常与鸟类共同破坏刚出苗的农田。
-
泥猪(类似獾的动物)
- 危害:夜间啃食玉米、红薯等成熟作物。
三、鸟类
-
麻雀、斑鸠、鹎鸟
- 危害:啄食刚出土的玉米、豆类幼苗及樱桃、李子等果实。
- 特点:成群活动,短时刻内可毁坏大片农田。
-
小谷雀
- 危害:稻谷成熟时大量啄食稻粒,造成严重减产。
四、其他有害生物
- 地老虎:幼虫啃食玉米、蔬菜根部,导致植株死亡。
- 红蜘蛛与叶螨:吸食叶片汁液,引发黄化脱落,常见于棉花、果树。
这些“庄稼的敌人”可通过生物防治(如瓢虫捕食蚜虫)、物理防治(诱虫灯)及化学农药进行控制。对于鸟类和哺乳动物,需依法采取防护措施(如设置稻草人、申请政府补偿)。